- 陈航;韩文龙;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正在驱动全球生产网络经历系统性变革。作为生产组织变革与全球资本积累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生产网络呈现四重表征:劳动过程的智能化重组催生跨国生产组织新形态,本土化收缩与联盟式分散并存构成空间重构的双重运动,数字高科技企业主导重塑跨国生产网络竞合格局,智能权力分配的结构性分化强化网络层级间的非对称控制。技术革命、资本跨国循环、价值链分工变革与世界体系重构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生产网络的动力机制。这一转型过程衍生出劳动控制强化、数字租金掠夺、价值链收缩风险与技术霸权极化等主要问题,折射出资本主义智能生产体系的深层矛盾。中国需构建多维度应对策略,通过提高劳动者数字素养与优化劳动关系化解智能技术冲击、强化反垄断机制与国际合作框架以遏制无形资产垄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现代化水平以应对产业转移和断供风险以及积极参与并引领技术规范与公平竞争的全球治理框架建设,推动全球生产网络向技术普惠与可持续发展方向演进。
2025年05期 v.52;No.288 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王轶;杨淑强;甄号召;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北京工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2023年乡村振兴与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村电子电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子电商显著提升了农户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增收作用对农民的高收入群体更显著;农村电子电商对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地区和当地是否有地方企业的农民收入具有异质性,其中对居住在县市、常住地在东部地区和当地有地方企业的农民群体的增收作用和收入分配影响最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电商可以显著推动非农创业增加、拓宽社会网络、参与职业培训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但也会引起非农创业机会的分布不平等、社会网络资源不平等、职业培训分配不平等,进而导致农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基于此,提出扩大农村电子电商、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创业支持体系、实施区域差异化策略、深化地方企业协同等建议,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2025年05期 v.52;No.288 9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伍湘陵;周晨颖;马述忠;
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版图,但数据治理国际规则滞后与新兴经济体参与不足导致跨境数据治理“赤字”问题日益凸显。这一赤字表现为规则碎片化、分配失衡和责任缺位,加剧了全球税基侵蚀与财富分配不均。数字税作为新兴财政工具,旨在通过重新分配跨国企业利润,缓解跨境数据收益的不平等分配。基于分配正义理论框架,通过欧盟数据服务税、印度衡平税等典型案例分析,揭示数字税在矫正数据价值创造与税收归属错配中的双重机制:短期通过重构利润分配缓解税基侵蚀,长期推动治理规则多边化。然而,全球实践中仍面临发达国家主导规则制定、发展中国家征管能力不足等公平性挑战。针对中国策略,研究提出渐进式实施路径:短期依托增值税扩容试点构建以用户数量为导向的征税模式,强化数据合规审查;长期深度参与OECD等国际规则制定,加强跨境合作与区域协作,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建立合作机制与平台,共同推进数字税政策,形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数字经济治理中国方案。
2025年05期 v.52;No.288 11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